
繁体中文 ePUB 电子书服务 Readmoo 读墨,今(20)日首度公开新款 7.8 吋电子书阅读器「mooInk Plus」。新机接续 mooInk 破万台销售力道,开放预购 60 小时即卖逾千台,表现优于预期。透过现场体验实机操作,看看特色重点有哪些。
从推出第一台繁体中文 6 吋电子书阅读器 mooInk,到一年后的现在推出 7.8 吋新机 mooInk Plus,读墨持续聚焦「全繁中介面、中文输入、授权字体、横直排转换」四大核心耕耘。读墨电子书执行长庞文真表示,推出繁中电子书阅读器是读墨一直努力的目标,也是最大优势所在,务求为繁中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。
新机 mooInk Plus 由读墨在地团队持续精进繁中介面与功能,硬体方面则同样与 E Ink 元太科技、振曜科技等伙伴合作,另针对硬体设计,首度与韩国数位阅读服务商 RIDI Corporation 跨国合作,包括新机的全平面萤幕、两对实体翻页键、轻巧机身、强化结构等设计都出自 RIDI 之手。
从外观来看,mooInk Plus 跟上一款 6 吋 mooInk 同样为黑色胶壳,但 mooInk Plus 经雾面处理,材质触感比起 mooInk 更有质感,最大优点是不沾指纹也不滑手。而机身背后的 Logo 字样更以打凹方式呈现,比起平面印刷要更细緻些。
左为 mooInk Plus,右为 mooInk
左为 mooInk Plus,右为 mooInk。前者的手感和机身背后的 logo 字样都更有质感

拥有 7.8 吋萤幕的 mooInk Plus 整体来说设计相当简洁,没有太複杂多余的设计;可视範围比 6 吋放大更多,不仅更适合阅读漫画及图文书,单页可呈现的文字也更多、翻页次数变少,对于需要将字体放大的年长者来说也更实用。厚度为 7.69 mm,重量为 250 g,是一般纸本书重量的一半,实际拿在手上跟 180 g 的 6 吋 mooInk 相比,mooInk Plus 并没有特别厚重的感觉,反而颇轻巧好拿。
实际试阅漫画和文字书后,觉得前者的翻页反应速度会稍微慢一些,这是因为漫画书有每页刷新的限制,不像文字书因为没有太多图片影响,可隔数页再刷新,翻页反应速度也较漫画快。使用者能自行设定萤幕刷新频率,但仅对文字书有效。
漫画翻页反应速度因每页刷新而稍慢,文字书翻页速度则较快
这次新机最大的特色,莫过于机身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对实体翻页按键。RIDI Corporation Paper 事业部长金承範指出,「翻页」是使用者以电子书阅读装置阅读时最常用到的功能,为了因应使用者需求,左右两侧各设计一对实体翻页按键,让使用者不管在什幺姿势下阅读都只要靠单手就能翻页。
以一本 300 页的书来说,看完整本书大概需要点按 300 次翻页,因此按键的长短大小、位置相当重要,要能让每位使用者都适用是一大难题,因为每个人手掌大小、手指长短都不同。经过研究后,RIDI 将实体翻页按键设计为长型,而且是一体成形的无缝按键,并以小凸点区隔上下两颗按键,各长约 30 mm,比市面上其他机种的翻页按键来得长些,使用时手指与虎口处就算频繁点按,也比较不会有痠痛不适感。
mooInk Plus 实体翻页按键採长型设计,以小凸点区隔上下按键
庞文真提到,他们试用过市面上一些有实体按键的阅读器,有些按键太短或位置离边缘太远,长时间使用下来手会容易痛,而 RIDI 的按键设计在试用过后没有手痛的问题,因此也是促成双方合作的原因之一。
mooInk Plus 的实体翻页按键位置就在边框左右两侧边缘,单手确实容易点按,平常在阅读时也不会误触,而边框窄度也很刚好,手持时算是轻鬆舒适不至于误触萤幕。
micro SD 卡槽及 RESET 孔设置在机身侧边,附有防尘盖保护
底部只有电源连接埠,比前一款 mooInk 设计更简洁舒服

规格方面,mooInk Plus 跟 mooInk 同样採用 E Ink Carta 电子纸显示萤幕,解析度为 300 dpi,支援档案格式包括 ePUB、PDF、txt、docx,内建五种字体,也可自定字体大小级距与行距。详细规格可参阅下表:
mooInk Plus 详细规格
过去一年来,读墨每隔一到两个月就会推出 mooInk 软体更新以提升效能,并持续新增功能,例如对比度调整、网页转文件、横持阅读等功能,拓展 mooInk 的实用性。接下来也预计推出更多新功能,包括增加中文输入法、萤幕密码锁、自订休眠画面等,也将会透过系统更新,让新、旧 mooInk 用户都能一致享受。
继推出 6 吋、7.8 吋电子书阅读器后,读墨也规划未来推出其他尺寸的电子书阅读器,像是更大尺寸的 10.3 吋、13.3 吋都在考量範围内,当然也不排除推出其他 6 吋机种,毕竟 6 吋还是比较容易携带。
庞文真强调一切都还没有定论,但都不排除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,最重要的还是要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,必须理解读者的需求,并跟合作伙伴和相对应的人一起把事情做好,也将持续以更好的软硬体整合,为读者打造最佳的繁中数位阅读环境。